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又搞事!日本地方政府拟将钓鱼岛改名为“尖阁”

    信息发布者:家和万事兴6
    2017-09-24 09:45:52   转载

    资料图:钓鱼岛群岛(图/视觉中国)

    日本共同社9月21日报道称,在日本“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行政区划所属的冲绳县石垣市,市长中山义隆近日表示将向12月的市议会例会提交把该地区的行政区划名改为“石垣市尖阁”的议案。(环球网)

    >>新动作

    日本地方政府拟修改中国钓鱼岛名字

    日媒称,冲绳县石垣市决定,将把“尖阁”作为钓鱼岛的“正式名称”。

    据日本《产经新闻》9月21日报道,石垣市市长中山义隆明确表示,将在12月市议会例行会议上提交议案,将钓鱼岛的名称从此前的“登野城”变更为“尖阁”。

    资料图:《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白皮书(图/央视)

    报道称,现在,钓鱼岛被日本称为“石垣市字登野城”。日本西南诸岛安全保障研究所所长奥茂治早在2015年9月就提交了变更名称的请愿书,市议会也从去年开始进行审议。

    日媒称,石垣市计划在议会12月例行会议召开期间提交的有关变更钓鱼岛名称的议案,预计将通过。

    另据中国政府网消息,2017年9月21日,中国海警2307、2305、2337、2106舰船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近年来,由于中方赴钓鱼岛巡航常态化,日方对把控钓鱼岛愈发“心中没底”。(参考消息网)

    >>新局面

    中国已有效瓦解日本对钓鱼岛的控制

    9月11日是日本对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5周年。日媒当天纷纷感叹,5年来,中国公务船驶入钓鱼岛附近海域的行动成为常态,而日本政府对此并没有好的应对之策,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已被逐渐瓦解。

    日本时事通讯社称,自日本政府2012年9月11日宣布对钓鱼岛“国有化”后,中国公务船除恶劣天气外几乎每天都会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出现。根据日本海上保安厅的数据,5年来,中国公务船进入钓鱼岛附近12海里海域的累计天数为199天,总计有643艘次公务船进入。而进入钓鱼岛海域外侧毗连区的累计天数达到1137天,总计有3953艘次公务船进入。

    资料图:日本海保厅巡逻船与中国执法船在海上对峙。(图/央视)

    日本《产经新闻》称,在中国公务船频繁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情况下,日本海上保安厅积极加强力量。在2018年的预算申请中,海上保安厅预算金额较2017年度增加15%,达到史上最高的约2300亿日元,计划加速建造大型巡逻船,并加强训练设施建设,但中国海警船也在迅速升级。中国已拥有超万吨级别的世界最大海警船,2015年时中国1000吨级以上的海警船达到了120艘,是3年前的3倍。而日本海上保安厅同等级别巡逻船仅是中国的一半,为62艘,预计到2019年时,中国千吨级以上海警船将达到139艘,日本仅为66艘。

    日本时事通讯社称,日本海上保安厅一边大幅扩充警备态势,一边在南海问题上“做文章”,积极援助菲律宾和越南等亚洲国家强化“海洋安全保障能力”。日本将软硬兼施,与中国进行“10年为单位的长期战”。但日本海上保安厅高级干部不无忧虑地说,中国“做好了与日本争夺50年乃至100年的准备”。在与中国的对峙中,日本的执法船和人员消耗很大。中国船只反复驶入“领海”,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正逐渐瓦解。这种形势逐渐成为“既成事实”,让日本政府也很有危机感。《读卖新闻》说,钓鱼岛海域是捕捞金枪鱼的良好渔场,但日本渔船却在减少,石垣市中山义隆市长表示,“也许终究会发生无法保住(钓鱼岛)的事态”。(环球网)

    >>新证据

    日学者用古地图证实钓鱼岛属于中国

    据韩联社8月23日消息,研究韩日历史的日本史学家久保井规夫日前公开的日本古代地图证实了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独岛(日称:竹岛)属于韩国。他还表示,日本外务省官网上的古地图是伪造的。

    8月22日,久保井规夫在釜山举行的《独岛的真相》韩文版书籍出版纪念会上公开了日本古地图,其中包括林子平所著的《三国通览图说》。从地图上可知,钓鱼岛的颜色和中国领土的颜色相同,是中国固有领土。

    久保井规夫表示,据日本余地路程全图前4版中记载,独岛与朝鲜半岛的颜色相同,与日本不同。此外,《三国通览图说》也显示独岛与当时朝鲜颜色相同,且当时日本明治政府曾明确表示独岛不属于日本属于韩国。

    久保井规夫还说,《三国通览图说》是日本政府最讨厌的地图之一。这是他在日本担任历史教师期间,从东京、大阪、京都等地的古书店搜集到的。他表示,自己只想了解真实的历史,对日本政府一直扭曲钓鱼岛和独岛主权的行为表示批判。(环球网)

    >>新战略

    中国如何在钓鱼岛问题上掌握主动权

    1、梳理总结 提高质量

    中方开展常态化巡航执法是非常有价值和十分有效的举措,但通过5年来的执法实践,也发现有诸多需要探讨和改进的问题。比如,中国公务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日方提出外交抗议甚至称为“入侵”日本领海,日方外务省中国课还称,中国公务船在钓鱼岛海域绕岛航行属于“无害通过”。对类似说辞,中方还应有力反驳、及时应对,并提高中方声音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一般认为1895年1月14日,日本内阁将钓鱼岛编入日本领土的决议是秘密的,因此在国际法上是无效的。但是,日本野田政府2012年9月10日做出的购岛“国有化”的内阁决议是公开的,那么这是否在国际法具有效力?如果有效力,中国如何采取补救措施,削弱或彻底让它失效?这是中国外交应加强研判、亟待解决的问题。

    2、掌握动态 随机应变

    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可谓费尽心机:不愿意承认有争议,拉美国表态,实施“领海警备”以增强显示存在、体现“管辖”的效果。日方还持续开展舆论战、外交战、法律战,遏制中方的声音和主张,以掌握领土争端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海上保安厅建立所谓“尖阁专门部队”、陆上自卫队组建水路机动团以及海上自卫队建造专用护卫舰增强海上实力,威慑中方。

    对此中方不能掉以轻心,也要“以两手对两手”,应对日方软硬兼施的做法。中国既不搞装备竞争无限扩大海上力量,又不能等闲视之无动于衷,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切实可行的应对预案。比如,如果日方公务员或右翼分子登岛,中方如何应对?如果日方使用武力强硬手段,阻止或终止中方常态化巡航执法活动,中方当如何处置?总之,一要有情报意识,日方动作早知道;二要制定预案,有事应对胸有成竹;三要斗智斗勇,斗而不破,不断周旋。

    这是从中国海监B-3837飞机上拍摄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画面。(图/参考消息网)

    3、全面部署 统筹协调

    中日钓鱼岛之争人人皆知,然而中日领土主权争端无论司法解决,还是政治谈判解决,抑或付诸武力夺取,都需要提供具有证明效力的证据。平时不进行充分准备,关键时刻临时抱佛脚,效果肯定不理想。

    常态化巡航执法固然要坚持,但最终彻底解决中日岛争的根本出路何在,还需要深入研讨和科学决策并付诸实施。现有政治谈判、武力夺取、国际司法、共同开发、保持现状等多个选项,究竟何种方式解决对中方有利,而且切实可行?从现在起必须研究定夺。

    中日钓鱼岛领土之争由来已久,错综复杂,斗争激烈。解决问题不是一个部门,一个机构或一群人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领土问题涉及国家的核心利益,必须全面考量,统一指挥,科学部署。比如,在海上执法的同时,可进一步引入评估和监督机制。

       总之,针对中日岛争,中方必须形成研究、决策、执行、协调的一整套体系,方能在未来掌握主动,捍卫自身权益。(参考消息网)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